【ppzhan摘要】在網絡購書與電子圖書潮流席卷而來之時,近期提到民營書店,與它有關的新聞總圍繞著“倒閉”、“關門”這樣的頹廢字眼。從風入松到第三極,再到光合作用,民營書店的日子不好過,已經是共識。網絡對于傳統書店的沖擊不可避免,面對網絡書店、電子書和平板電腦的圍追堵截,傳統的實體書店如何逃過一劫?
繼風入松、第三極、光合作用等多家書店相繼關門之后,單向街藍色港灣店昨日也“打包”搬家。從昨天起,這家京城有名的人文書店將停業(yè)兩月,并將于9月28日在朝陽大悅城重新開張。與很多其他實體書店相比,單向街是幸運的,上千名讀者捐助它的搬遷,在點名網上,有1073人為單向街搬家共募捐23萬余元,即將入駐的朝陽大悅城也給出了優(yōu)惠的房租條件。
2006年,單向街書店在圓明園的一個小院落問世,陽光灑落,讀者和作家沒有任何隔閡地隨意而坐,談文學、論藝術、說人生,這樣隨性、開放的沙龍風格一直保存到了藍色港灣店。許知遠說:“我們不是把書店當生意來做,我們很少向讀者索求什么,愿意來就來。當然,這是反商業(yè)邏輯的。”
盡管是隨性開店、散淡經營,但許知遠和他的同路人還是意識到,房租的確是單向街等實體書店生存的痛。許知遠說:“房租的困境是中國都市化進程中,整體困境的一個縮影,以目前地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來講,不少帶有公共色彩的事業(yè)都是沒地方可去的。”在許知遠的眼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處都是商業(yè)空間,但人生活在城市中,不僅僅需要商業(yè)空間,也不可能永遠都在消費,人們需要時不時地到書店、到美術館、到畫廊里走走。“逛書店不用付一分錢,其困境是必然的。”
網絡對于傳統書店的沖擊也是不可避免的,喬布斯發(fā)明的被稱為“耶穌平板電腦”的IPAD3將在國內上市。喬布斯曾和默多克計劃用IPAD終結美國的教科書產業(yè),讓學生不用再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美國書業(yè)研究集團(BISG)調查報告顯示,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可能會讓基于紙張的書籍滅亡。
面對網絡書店、電子書和平板電腦的圍追堵截,傳統的實體書店如何逃過一劫?
規(guī)避價格戰(zhàn)找準自己的營利模式
“一些實體書店如果不改變經營模式的話,真的比搬運工還不如,必死無疑。”杭州楓林晚書店老板朱升華說。他形象地把部分傳統書店從批發(fā)商這里進書再搬到書店里出售的經營模式比作“搬運工”。而事實上,網絡書店現在都是送貨上門,搬運工已經被發(fā)達的物流業(yè)所取代。
創(chuàng)辦于1997的楓林晚書店在杭州小有名氣,前陣子剛舉辦了15周年店慶活動。說到如何應對網絡書店的沖擊,朱升華不無感慨地說:楓林晚算是幸運的,而幸運就在于我們遇到困難比其他一些傳統實體書店早。
朱升華介紹,早在2002年,楓林晚就意識到網絡對于傳統書店的沖擊不可避免,于是書店開始收縮實體店的戰(zhàn)線。2007年,楓林晚從市中心搬到了當時比較偏僻的地方——城西紫荊花路,并尋求營利模式的改變。經過幾年的轉型,目前楓林晚已經成為了阿里巴巴、騰訊、淘寶等企業(yè)的文化服務商。
多種經營或是實體書店生存之道
深圳物質生活書吧總面積約300平方米,其中書店區(qū)只占五六十平方米,旁邊設有咖啡區(qū)、閱讀區(qū)。經理曉昱說:“這里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書店,而是‘書吧’,是書店、咖啡店、酒吧的‘混搭’。”
她說,書店必須遵循商業(yè)規(guī)則。物質生活’地處社區(qū),高昂的租金無法單純?yōu)槲幕I單,必須形成規(guī)模效應。”
“我們發(fā)現,買書的人不排斥享受其他的文化服務,比如欣賞創(chuàng)意設計師的作品,吃一頓簡單的西餐、私房菜,或者看一場舞臺劇。”曉昱說,“單純的售書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把書店做成文化集散的平臺,正是我們的一種嘗試。”
據了解,“物質生活”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沙龍、講座、展覽,許多文化名人曾做客書吧舉辦沙龍,書吧成了深圳文化精英的地標和品牌。
據曉昱介紹,“物質生活”的營業(yè)額中,書籍銷售只占一半,絕大部分是配套收入。目前,書店保持盈利,書吧更成了聯系、聚攏了一批固定的讀者群。“去年,我們在微博和一些網絡社區(qū)上發(fā)布新書和活動公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物質生活”還嘗試開展新業(yè)務。“很多公司、酒店、餐廳、服裝專賣店希望在店面設置書架,但并不知道選什么書。他們更愿意相信書店的選書眼光,這是提供服務的一種新嘗試。”曉昱說。
政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
記者獲悉,實體書店的困境已經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視,繼杭州、上海之后,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設立專項資金,以獎勵、資助等形式幫助實體書店能夠健康有序發(fā)展,具體金額尚未確定。
日前,市*委托*財經大學對本市實體書店的生存狀況進行調研,并寫出了調研報告初稿,提出了有關扶持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此后,還召開了由出版、發(fā)行單位和相關專家學者參加的政策研討會,就扶持本市實體書店發(fā)展的方案進行研討。
本次研討會旨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對提出的有關扶持政策和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和完善,為下一步政策制定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北京市*出版物發(fā)行處處長王亦君透露,目前,相關政策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當中,具體公布日期尚未確定。
繼風入松、第三極、光合作用等多家書店相繼關門之后,單向街藍色港灣店昨日也“打包”搬家。從昨天起,這家京城有名的人文書店將停業(yè)兩月,并將于9月28日在朝陽大悅城重新開張。與很多其他實體書店相比,單向街是幸運的,上千名讀者捐助它的搬遷,在點名網上,有1073人為單向街搬家共募捐23萬余元,即將入駐的朝陽大悅城也給出了優(yōu)惠的房租條件。
2006年,單向街書店在圓明園的一個小院落問世,陽光灑落,讀者和作家沒有任何隔閡地隨意而坐,談文學、論藝術、說人生,這樣隨性、開放的沙龍風格一直保存到了藍色港灣店。許知遠說:“我們不是把書店當生意來做,我們很少向讀者索求什么,愿意來就來。當然,這是反商業(yè)邏輯的。”
盡管是隨性開店、散淡經營,但許知遠和他的同路人還是意識到,房租的確是單向街等實體書店生存的痛。許知遠說:“房租的困境是中國都市化進程中,整體困境的一個縮影,以目前地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來講,不少帶有公共色彩的事業(yè)都是沒地方可去的。”在許知遠的眼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到處都是商業(yè)空間,但人生活在城市中,不僅僅需要商業(yè)空間,也不可能永遠都在消費,人們需要時不時地到書店、到美術館、到畫廊里走走。“逛書店不用付一分錢,其困境是必然的。”
網絡對于傳統書店的沖擊也是不可避免的,喬布斯發(fā)明的被稱為“耶穌平板電腦”的IPAD3將在國內上市。喬布斯曾和默多克計劃用IPAD終結美國的教科書產業(yè),讓學生不用再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美國書業(yè)研究集團(BISG)調查報告顯示,平板電腦和電子閱讀器,可能會讓基于紙張的書籍滅亡。
面對網絡書店、電子書和平板電腦的圍追堵截,傳統的實體書店如何逃過一劫?
規(guī)避價格戰(zhàn)找準自己的營利模式
“一些實體書店如果不改變經營模式的話,真的比搬運工還不如,必死無疑。”杭州楓林晚書店老板朱升華說。他形象地把部分傳統書店從批發(fā)商這里進書再搬到書店里出售的經營模式比作“搬運工”。而事實上,網絡書店現在都是送貨上門,搬運工已經被發(fā)達的物流業(yè)所取代。
創(chuàng)辦于1997的楓林晚書店在杭州小有名氣,前陣子剛舉辦了15周年店慶活動。說到如何應對網絡書店的沖擊,朱升華不無感慨地說:楓林晚算是幸運的,而幸運就在于我們遇到困難比其他一些傳統實體書店早。
朱升華介紹,早在2002年,楓林晚就意識到網絡對于傳統書店的沖擊不可避免,于是書店開始收縮實體店的戰(zhàn)線。2007年,楓林晚從市中心搬到了當時比較偏僻的地方——城西紫荊花路,并尋求營利模式的改變。經過幾年的轉型,目前楓林晚已經成為了阿里巴巴、騰訊、淘寶等企業(yè)的文化服務商。
多種經營或是實體書店生存之道
深圳物質生活書吧總面積約300平方米,其中書店區(qū)只占五六十平方米,旁邊設有咖啡區(qū)、閱讀區(qū)。經理曉昱說:“這里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書店,而是‘書吧’,是書店、咖啡店、酒吧的‘混搭’。”
她說,書店必須遵循商業(yè)規(guī)則。物質生活’地處社區(qū),高昂的租金無法單純?yōu)槲幕I單,必須形成規(guī)模效應。”
“我們發(fā)現,買書的人不排斥享受其他的文化服務,比如欣賞創(chuàng)意設計師的作品,吃一頓簡單的西餐、私房菜,或者看一場舞臺劇。”曉昱說,“單純的售書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把書店做成文化集散的平臺,正是我們的一種嘗試。”
據了解,“物質生活”經常舉辦各類文化沙龍、講座、展覽,許多文化名人曾做客書吧舉辦沙龍,書吧成了深圳文化精英的地標和品牌。
據曉昱介紹,“物質生活”的營業(yè)額中,書籍銷售只占一半,絕大部分是配套收入。目前,書店保持盈利,書吧更成了聯系、聚攏了一批固定的讀者群。“去年,我們在微博和一些網絡社區(qū)上發(fā)布新書和活動公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物質生活”還嘗試開展新業(yè)務。“很多公司、酒店、餐廳、服裝專賣店希望在店面設置書架,但并不知道選什么書。他們更愿意相信書店的選書眼光,這是提供服務的一種新嘗試。”曉昱說。
政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
記者獲悉,實體書店的困境已經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重視,繼杭州、上海之后,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扶持實體書店,設立專項資金,以獎勵、資助等形式幫助實體書店能夠健康有序發(fā)展,具體金額尚未確定。
日前,市*委托*財經大學對本市實體書店的生存狀況進行調研,并寫出了調研報告初稿,提出了有關扶持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此后,還召開了由出版、發(fā)行單位和相關專家學者參加的政策研討會,就扶持本市實體書店發(fā)展的方案進行研討。
本次研討會旨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對提出的有關扶持政策和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和完善,為下一步政策制定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北京市*出版物發(fā)行處處長王亦君透露,目前,相關政策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當中,具體公布日期尚未確定。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實體書店盈利難,為何這家大型投資集團卻在出版業(yè)布局?
近,建投書局在北京國貿商圈開新店的消息持續(xù)刷屏。此前,建投書局的話題度一直很高,其中上海浦江店尤為熱門,被稱為書店中的“霍格沃茲”,與黃浦江隔窗相望,成為一處“網紅”文化地標。- 2019-05-20 09:22:31
- 2311
-
進入信息時代,線上書店低廉的價格、方便的服務對線下實體書店的運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ヂ摼W時代更為猖獗的盜版電子書也為實體書店的處境增添幾分寒意。一些民眾們曾經耳熟能詳的人文書店,如“第三極”、“光合作用”等接連宣布停業(yè)。
- 2019-04-03 08:58:01
- 1209
-
當世界上要遙遠的距離已經變成我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的時候,傳統書籍閱讀的沒落就已經成為趨勢。在這個趨勢的影響下是實體書店的市場日益萎縮。為幫扶實體書店發(fā)展,國家就頒布了幫扶政策?,F在廣州5家實體書體已經獲得資金扶持。
- 2014-01-17 11:04:26
- 151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