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限塑令”的實行并沒有成功的遏制白色污染,據調查實施5年來減少消耗塑料100萬噸,但減少量僅是消耗量的10%,而消耗的90%塑料大部分并未得到回收利用,而是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所以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應該是要趕緊生產出可降解塑料產品,成功替代塑料袋。
為了遏制白色污染,從2008年6月1日“限塑令”開始在全國全面實施。其核心內容一是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二是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但是現狀是農貿市場、街邊攤、小商品商場仍是超薄塑料袋的“重災區(qū)”,不僅免費提供,而且厚度多不達標。在“限塑令”大行其道的各大超市里,主動選購塑料袋的顧客約占50%以上。
據環(huán)保專家董金獅統(tǒng)計,“限塑令”實施5年來減少消耗塑料100萬噸,但減少量僅是消耗量的10%,而消耗的90%塑料大部分并未得到回收利用,而是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污染問題仍然嚴重。
從以上統(tǒng)計數量來看,“限塑令”的實施效果有限,與5年前大的差別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限塑令”甚至淪為“購塑令”:消費者無故增加了一項負擔,而超市則成為大的獲利者,憑空增加了一項收入。
“總體來看"限塑令"在大型購物超市成效大,因為他們并沒有因"限塑令"遭受損失反而從中能獲取更高收益,顧客若使用塑料袋需額外付費。”中投顧問研究員薛勝文表示。
據悉,限塑之初,超市塑料袋用量曾大幅減少,但時間一長,一些顧客慢慢形成了免疫力,又開始使用購物袋,目前一般超市的塑料袋銷售量比較穩(wěn)定,比限塑前下降50%左右。
由統(tǒng)計顯示,一般二三線城市大型超市一天銷售購物袋平均為3000個,一個月9萬個左右。超市所提供的塑料袋主要是中號和大號,分別售價為0.2元和0.3元,由于這些塑料袋在“限塑令”實施之前都是免費提供的,如此一來,保守估計,一年下來這些超市塑料袋的營業(yè)額就有20萬元。而對于一些大型城市中的大型超市,一年塑料袋的營業(yè)額則高達百萬元。
"限塑令"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在于塑料袋的使用能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限塑令"只是限制塑料袋的供給,但不能限制人們對塑料袋的需求。”因此,薛勝文建議,決策層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那么再放到市場機制下才能更有成效。
有分析人士認為,“限塑令”的出臺背后反映的是一種決策層的治理思路,那就是用堵而不是疏的方法。塑料袋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可以說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在這種情況下,一味地壓制人們的需求不太現實,不如采用疏的方式,即需找替代品,加大對可降解塑料技術的扶持,從而提高可降解塑料袋的普及面,終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指出,總體來看,“限塑令”采用的是經濟手段,相比行政命令,經濟手段執(zhí)行起來成本低、簡便,效果相對較好,總體思路是對的。關鍵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收益,消費者為其污染買單,那么這部分收入就應該被用于環(huán)保領域,而不應該由超市坐享其成。這部分收入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設計。
為了遏制白色污染,從2008年6月1日“限塑令”開始在全國全面實施。其核心內容一是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二是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但是現狀是農貿市場、街邊攤、小商品商場仍是超薄塑料袋的“重災區(qū)”,不僅免費提供,而且厚度多不達標。在“限塑令”大行其道的各大超市里,主動選購塑料袋的顧客約占50%以上。
據環(huán)保專家董金獅統(tǒng)計,“限塑令”實施5年來減少消耗塑料100萬噸,但減少量僅是消耗量的10%,而消耗的90%塑料大部分并未得到回收利用,而是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污染問題仍然嚴重。
從以上統(tǒng)計數量來看,“限塑令”的實施效果有限,與5年前大的差別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限塑令”甚至淪為“購塑令”:消費者無故增加了一項負擔,而超市則成為大的獲利者,憑空增加了一項收入。
“總體來看"限塑令"在大型購物超市成效大,因為他們并沒有因"限塑令"遭受損失反而從中能獲取更高收益,顧客若使用塑料袋需額外付費。”中投顧問研究員薛勝文表示。
據悉,限塑之初,超市塑料袋用量曾大幅減少,但時間一長,一些顧客慢慢形成了免疫力,又開始使用購物袋,目前一般超市的塑料袋銷售量比較穩(wěn)定,比限塑前下降50%左右。
由統(tǒng)計顯示,一般二三線城市大型超市一天銷售購物袋平均為3000個,一個月9萬個左右。超市所提供的塑料袋主要是中號和大號,分別售價為0.2元和0.3元,由于這些塑料袋在“限塑令”實施之前都是免費提供的,如此一來,保守估計,一年下來這些超市塑料袋的營業(yè)額就有20萬元。而對于一些大型城市中的大型超市,一年塑料袋的營業(yè)額則高達百萬元。
"限塑令"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在于塑料袋的使用能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限塑令"只是限制塑料袋的供給,但不能限制人們對塑料袋的需求。”因此,薛勝文建議,決策層在制定政策時要考慮到如何滿足人們的需求,那么再放到市場機制下才能更有成效。
有分析人士認為,“限塑令”的出臺背后反映的是一種決策層的治理思路,那就是用堵而不是疏的方法。塑料袋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可以說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在這種情況下,一味地壓制人們的需求不太現實,不如采用疏的方式,即需找替代品,加大對可降解塑料技術的扶持,從而提高可降解塑料袋的普及面,終解決白色污染的問題。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指出,總體來看,“限塑令”采用的是經濟手段,相比行政命令,經濟手段執(zhí)行起來成本低、簡便,效果相對較好,總體思路是對的。關鍵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收益,消費者為其污染買單,那么這部分收入就應該被用于環(huán)保領域,而不應該由超市坐享其成。這部分收入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設計。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河南塑協(xié)召開可降解塑料制品溯源系統(tǒng)、降解標識應用座談會
段會長鼓勵大家要樹立信心,積極主動做好各方面工作,共同推動可降解塑料行業(yè)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2024-08-23 10:34:28
- 2019
-
海南省禁塑政策亮點做法:評估和比較禁塑政策實施后可降解塑料替代傳統(tǒng)塑料的減污降碳效應、從減污降碳角度出發(fā)提出“禁塑”政策優(yōu)化建議。
- 2024-07-25 10:47:57
- 946
-
在快遞業(yè)務量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棄快遞包裝,由于難以收集回收,約99%(質量比)直接混入生活垃圾被填埋或焚燒。
- 2024-03-20 10:30:24
- 1946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