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6月29日,2013山西文博會正式拉開序幕。在文博會現場,山西日報集團不僅展示出了以前的老式打樣機,還現場展示了《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的印刷情況。而原山西日報的老印刷工人更是與大家分享了創(chuàng)刊號的誕生過程。
在“文博會”開展的天,位于展區(qū)中心的六大集團展出的內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備受關注。對山西日報報業(yè)集團來說,與報紙相關的內容當然是展出的重頭戲。在展區(qū)內不僅有不同時期排版的工具、各個年代的報紙,還可以現場看到山西日報張報紙樣刊印刷的過程。在山西日報報業(yè)集團的展區(qū)參觀就像在山西報業(yè)發(fā)展的各個年代中穿梭。
其中,吸引人眼球的是一臺老式的打樣機。打樣機體積有書桌大小,脫落了漆皮和斑斑的銹跡顯示出它已有不小的“年紀”。印刷廠的工人師傅將現在打樣機的一段涂上油墨,再用一塊平板把油墨研開,然后用滾子把墨均勻地滾在版上,鋪上紙,轉動壓印滾筒,打開時一張印著《山西日報》號的報紙就印好了。
“這是山西日報的創(chuàng)刊號,當時是用鉛字排版的,原來的印刷版已經成為文物,現在打樣機上裝的是復制品,但是它印出來的報紙和當時的一模一樣。”工人師傅介紹說,山西日報的創(chuàng)刊號印于1949年4月26日,報頭“山西日報”四個字是的題字。創(chuàng)刊號上有和朱德的照片,頭條新聞是:“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國內和平協(xié)定,朱總司令發(fā)布命令:命令全軍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干預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報紙在印刷時有很多市民圍觀,還有不少市民用手機拍照記錄,尤其是80后和90后很多人都沒見過這種印刷方式,一邊拍一邊在網上曬發(fā)現了好玩的東西。 當工人們表示印刷的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可以免費贈送時,圍觀的人立刻爭先恐后排隊索取。“這可是文物?。》浅S屑o念價值。”拿到創(chuàng)刊號的王先生說。工人師傅們一刻不停,不斷印刷,不停發(fā)放給排隊的市民,直到印刷的紙都用完了,還是有排隊的市民依依不舍不愿離開。
在市民們爭先領取《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的復制本時,一旁坐著的鄧富元老人不禁回憶起親手參與印刷份《山西日報》的經歷,“我見證了整個過程。”老人向記者講述。
鄧富元今年86歲,是山西日報社的批印刷工。在印刷廠工作了30多年,經歷過山西日報社很多歷史性的時刻。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解放后的當天,山西日報社全體工作人員奉命從榆次出發(fā),乘坐剛剛開通的火車進入太原。太原解放前的報紙并不叫《山西日報》,而是叫《復興日報》。太原解放后,新聞接管組對《復興日報》及其印刷廠進行了軍事接管。當時的地址在橋頭街75號大院。
新聞接管組想利用這里保護完好的印刷設備出版《山西日報》。當時只有20多歲的鄧富元在師傅的帶領下,整理字架、檢修機器,很快做好排印報紙的準備工作。“份《山西日報》刊登著和朱德的照片、太原解放的消息、太原解放后的任務、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國內和平協(xié)定,、朱總司令命令徹底殲滅國民黨反動派等內容,非常重要。我們工作時都非常小心,生怕出現一點差錯。”鄧富元當時是組字工,他組的每一個字,都認真地核對過。
“當時印刷也是在半夜,當我們所有前期工作都準備好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鄧富元介紹說,由于那時剛剛解放,電力設施還不穩(wěn)定,正要印刷時突然停電了。“所有人都差點急死,要不是我?guī)煾禃褂冒l(fā)電機,用發(fā)電機及時供電,《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的時間就要更改了。”鄧富元回憶道,在印刷廠工友的積極配合下,《山西日報》在太原解放第三天的1949年4月26日和讀者見面了,并把勝利的消息和黨的各項政策盡快傳達給了廣大群眾。
當時印刷用的是平板鉛字印刷機,隨著報社的發(fā)展,后來換成日本輪轉機,又換成德國輪轉機,印刷量由以前的一天1萬多份,增加到一天8萬多份。
再到后來,更換的印刷設備鄧富元已經不認識了,“但是,無論設備怎么更新,報業(yè)人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變。”他說。
在“文博會”開展的天,位于展區(qū)中心的六大集團展出的內容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備受關注。對山西日報報業(yè)集團來說,與報紙相關的內容當然是展出的重頭戲。在展區(qū)內不僅有不同時期排版的工具、各個年代的報紙,還可以現場看到山西日報張報紙樣刊印刷的過程。在山西日報報業(yè)集團的展區(qū)參觀就像在山西報業(yè)發(fā)展的各個年代中穿梭。
其中,吸引人眼球的是一臺老式的打樣機。打樣機體積有書桌大小,脫落了漆皮和斑斑的銹跡顯示出它已有不小的“年紀”。印刷廠的工人師傅將現在打樣機的一段涂上油墨,再用一塊平板把油墨研開,然后用滾子把墨均勻地滾在版上,鋪上紙,轉動壓印滾筒,打開時一張印著《山西日報》號的報紙就印好了。
“這是山西日報的創(chuàng)刊號,當時是用鉛字排版的,原來的印刷版已經成為文物,現在打樣機上裝的是復制品,但是它印出來的報紙和當時的一模一樣。”工人師傅介紹說,山西日報的創(chuàng)刊號印于1949年4月26日,報頭“山西日報”四個字是的題字。創(chuàng)刊號上有和朱德的照片,頭條新聞是:“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國內和平協(xié)定,朱總司令發(fā)布命令:命令全軍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干預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報紙在印刷時有很多市民圍觀,還有不少市民用手機拍照記錄,尤其是80后和90后很多人都沒見過這種印刷方式,一邊拍一邊在網上曬發(fā)現了好玩的東西。 當工人們表示印刷的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可以免費贈送時,圍觀的人立刻爭先恐后排隊索取。“這可是文物?。》浅S屑o念價值。”拿到創(chuàng)刊號的王先生說。工人師傅們一刻不停,不斷印刷,不停發(fā)放給排隊的市民,直到印刷的紙都用完了,還是有排隊的市民依依不舍不愿離開。
在市民們爭先領取《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的復制本時,一旁坐著的鄧富元老人不禁回憶起親手參與印刷份《山西日報》的經歷,“我見證了整個過程。”老人向記者講述。
鄧富元今年86歲,是山西日報社的批印刷工。在印刷廠工作了30多年,經歷過山西日報社很多歷史性的時刻。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解放后的當天,山西日報社全體工作人員奉命從榆次出發(fā),乘坐剛剛開通的火車進入太原。太原解放前的報紙并不叫《山西日報》,而是叫《復興日報》。太原解放后,新聞接管組對《復興日報》及其印刷廠進行了軍事接管。當時的地址在橋頭街75號大院。
新聞接管組想利用這里保護完好的印刷設備出版《山西日報》。當時只有20多歲的鄧富元在師傅的帶領下,整理字架、檢修機器,很快做好排印報紙的準備工作。“份《山西日報》刊登著和朱德的照片、太原解放的消息、太原解放后的任務、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國內和平協(xié)定,、朱總司令命令徹底殲滅國民黨反動派等內容,非常重要。我們工作時都非常小心,生怕出現一點差錯。”鄧富元當時是組字工,他組的每一個字,都認真地核對過。
“當時印刷也是在半夜,當我們所有前期工作都準備好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鄧富元介紹說,由于那時剛剛解放,電力設施還不穩(wěn)定,正要印刷時突然停電了。“所有人都差點急死,要不是我?guī)煾禃褂冒l(fā)電機,用發(fā)電機及時供電,《山西日報》創(chuàng)刊號的時間就要更改了。”鄧富元回憶道,在印刷廠工友的積極配合下,《山西日報》在太原解放第三天的1949年4月26日和讀者見面了,并把勝利的消息和黨的各項政策盡快傳達給了廣大群眾。
當時印刷用的是平板鉛字印刷機,隨著報社的發(fā)展,后來換成日本輪轉機,又換成德國輪轉機,印刷量由以前的一天1萬多份,增加到一天8萬多份。
再到后來,更換的印刷設備鄧富元已經不認識了,“但是,無論設備怎么更新,報業(yè)人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都不會變。”他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關于“開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油墨相關固體廢物修訂建議調查”的通知
為回應行業(yè)訴求,協(xié)會攜手《名錄》編制組,啟動油墨行業(yè)固廢精準分類與風險管控研究,特開展此次調研。- 2025-04-28 13:46:09
- 11242
-
關于召開2025年全國油墨行業(yè)統(tǒng)計分析工作會議的通知
中國日用化工協(xié)會油墨分會決定于2025年5月21-24日在泰安召開2025全國油墨行業(yè)統(tǒng)計分析工作會議。- 2025-04-27 14:10:14
- 10439
-
誠摯邀請您參加油墨團體標準宣貫推介交流會,推動標準與產業(yè)的深度融合,鼓勵企業(yè)采用先進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
- 2025-04-24 14:08:41
- 1380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